在美国长大的他连“一”都不认识!自主识字有效吗?
自小接受美式教育,会讲汉语却不认识汉字!面对这样情况特别的孩子,“自主识字”能发挥作用吗?家长和老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来自重庆高滩岩小学的黎巧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
“孩子,这个字你认识吗?”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一”字。
“不认识······”孩子很茫然的样子。
这位茫然的孩子,就是我班今年开学第三天转入的一位“特殊”孩子。他叫张鼎一,从美国归来,自小接受美式教育,会讲汉语,却不认识汉字。
信心满满的我在面对张鼎一连自己姓名中的“一”字都不认识时,不禁怀疑“自主识字”在汉字“零基础”的他面前真的有用吗?
“自主识字”主要借助识字卡中每一个词语对应的图像,帮助孩子通过“图像记忆”认识汉字。 孩子们采取“借助图像精读——根据指示折叠——借助拼音确认——指读两遍”等步骤,在游戏中自主识字。
实验第一周任务是教会孩子们如何玩卡。第二周,孩子们开始正式识字,熟悉了玩卡的方法,有一定拼音和识字基础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一星级200多字的认识。
可是张鼎一呢,连玩卡都还没能过关。
时间又过了一周,班里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过了一星级,可张鼎一仍旧不见起色。实验班级孩子每天早上有十分钟自主玩卡的时间。这天早上,其他孩子都在认真玩卡,我发现张鼎一在座位上“傻”坐着,手里拿着一张星级测评生字单。
当我走到他身边让他读卡片时,他竟然委屈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我讨厌汉字,我讨厌汉字!”在安抚孩子的同时,我心里也酸酸的。
我得帮帮他。午休时我将张鼎一叫到办公室和他交流。一问才发现,原来孩子在学习玩卡时没有明白玩卡的步骤。每天放学回家,他妈妈都会督促他必须进行两小时识字学习。
主要方法是,家长抛弃了识字游戏卡,将星际测试评单中的词语一个个教孩子认读。最开始孩子能机械地记住一些,但是过一会儿孩子又遗忘了一半。
利用了一中午的时间,在我的指导下,张鼎一总算能自如地折叠玩卡了。看着一张张卡片像一个个魔方在他手里熟练地翻转着,看着孩子玩卡时专注的表情,我总算将心放下了一半,至少孩子不会再排斥这套卡片了。
可接下来呢?
我指着卡片中的词语抽读时,除了在妈妈帮助下机械记住的几个词语外,孩子很茫然地摇着头。可当我挡住了他不认识的“波浪”这个词语,指着上面的图像问他时,他犹豫地说出了“波浪”,我使劲地表扬了他,夸奖他太聪明了,并要求他大胆地猜。
兴奋劲使我一连指了十几个词语的图像,除了个别词语他没有说准确外,多数词语他都能根据图像中的意思猜出对应的词语来。
这样的结果使我感到无比惊讶,难道借助人的右脑采取“图像记忆”的办法真的对帮助识字有用?想必在随后跟进的拼音教学中,孩子的识字一定能更加快速。
接下来,我又和张鼎一的妈妈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妈妈表达了对孩子学习的担心,怕孩子回国后跟不上进度,又听说住在同一小区的孩子都已过了星级,所以有些操之过急。
在安抚家长后,我对她进行了一次关于“自主识字”的培训,让她进一步了解游戏卡的使用方法和课程的科学依据,希望她在实验中牢牢把握检测员角色,将识字的主动权归还给孩子。
同时,要求她在过星级时切忌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要学会等待,让孩子慢慢来。
一味追求识字的速度已严重违背了“自主识字”实验提倡的——“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快乐识字”的初衷。
经过交谈,张鼎一的妈妈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每天只要求孩子回家玩卡十分钟,而自己仅做一星级的检测。渐渐地,我发现张鼎一对识字越来越感兴趣,有时候他也会拿着卡片去考其他同学。
几周后的一天早读,张鼎一兴奋地告诉我:“黎老师,我今天就来过一星级哟!”看着一脸兴奋的他,我不由得为自己当初的担心感到多余。
会玩卡后,过一星级可算“自主识字”中的第二个坎儿。在张鼎一经过三星期完成了一星级的闯关后,后面的星级过起来堪称神速。
在本学期进入了17周时,我欣喜地发现当初让我最担心的张鼎一,十字星级已达到了九星级,识字量也已超过了2100字!
写 在 后 面
实验初期,老师一定要放慢脚步,不要急着让孩子们过星级。
家长只是监督员和检测员,监督孩子每天在家自主玩十分钟卡片,在孩子过星级后帮助孩子在家里进行初测。而教生字等任务绝不是家长的,这也能避免因家长的强迫而导致孩子对识字产生厌倦的情绪。
学校合作、家长购买教材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杜老师:15889378817
电话:0755-26650701
邮箱:597792982@qq.com
专家工作室网址:www.zizhushizi.net
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博客:李虎自主识字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55-26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