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我国识字教学研究在这里取得新突破
蛇口,我国识字教学研究在这里取得新突破
——王水发副局长在北师大附小调研国家级课题实验情况
2011年6月20日下午,南山区教育局王水发副局长来到北师大南山附小调研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实验情况。一同参加调研的还有南山区教科所刘新生所长,教研室郑明江副主任及教科所吴萌副所长。光明新区光明小学的11位语文老师也前来考察学习。
王局长一行首先来到一年级教室,随机抽测了学生的自主识字星级达标情况。 接下来,听了一年级方丹琳老师执教的 “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和二年级李海燕老师执教的“联想写话”课。
3点15分,王局长一行与学校领导和课题组老师进行座谈。座谈会由张和平副校长主持。
其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组长李虎老师首先介绍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这项实验始于2004年,其核心载体是基于儿童右脑照相记忆功能编创的一套《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这套卡片于2006年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深圳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凭借这套卡片及配套的同步阅读教材,仅从常规教学中匀出1/9的时间,每周一节课,一年级6岁孩子,在60—150天内自主识字2000—2500个,从而使中国儿童《6岁博览群书,7岁轻松写话》(深圳特区报)成为现实。这项实验被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主编崔峦先生领衔的专家组鉴定为:“我国识字教学的突破。”并称:“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极有可能改变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目前,这项实验已经在深圳及省外推广,实验学校达到14所。参加两轮实验的丁向华老师和李红梅老师也发了言,她们对自主识字意义、价值、实施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谈了各自的体会。
听了课题组老师的介绍之后,与会领导开始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课题组老师付出的努力非常令人感动。郑明江主任在谈话中对实验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他说:“这项研究解决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瓶颈问题。过程体现了自主、快乐、快速、复现、同步、无师自通和玩中学。”
座谈中,大家就如何提高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推广性,提出了建议。并希望与南山区8岁能读会写实验及外国语学校的生活识字整合起来研究。
听了大家的发言后,王水发副局长发言。关于课题实验的价值,他说:“这项研究的意义,不光是解决中国识字教学的问题,对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关于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他说:“这项研究的成果可以这样评价:那就是原创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可推广性。”最后王局长表示:“应当进行专题研讨,争取在南山区、深圳市及更大范围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为中国教育走出困局进行积极探索,进而打造成南山区的品牌。”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55-26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