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神奇的实验
一项神奇的实验
——记全国课题“自主识字,同步读写”成都研讨活动
成都高新区玉林中学附小校长 朱祥烈
(四川省优秀校长,成都市特级校长,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校引进了深圳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李虎老师主持的课题“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今天,我们见证了该项实验的神奇。
2014年6月13日,细雨霏霏,成都高新区新科学校讲演厅宾朋满座,来自深圳、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部分实验校领导、教师,与总课题组专家一道,参加了由总课题、深圳市教科院、成都教科院、高新区教研室主办,成都高新新科学校、玉林附小联合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主识字,同步读写”研讨会。
神奇之一:总课题组专家李虎老师现场征集一些词语,然后交给二年级学生进行现场写话,一节课功夫,学生纷纷写好了,拿来给现场的老师评价,看着孩子们写的通顺完整的段落,那富有童趣的构思,流畅的语句,漂亮的书写,极少出错的标点和词语,让与会老师们啧啧称奇,好多老师都给了很高评价,A+,A++,甚至笑脸,还有评价短语等。
神奇之二:大会对新科学校一年级孩子进行了识字检测,孩子们来到老师们面前,拿出准备好的识字表,纷纷说“我要过十星级”(星级越高字越难,字的数量也更多,十星级是最高星级,共有2500个字)。我们看到,无论我们怎样测,学生几乎都会准确读出,市教科院教研员罗良建老师把前后的字遮住,让孩子读出中间的字,学生也都认识。我看到,无论机灵、活泼的孩子,还是朴素、本分甚至目光略带呆滞的孩子,认起字来,都不含糊……
此前,课题介绍“一年级孩子在一学期里能够识字2000-2500个,6岁轻松阅读、7岁轻松写话”;被专家誉为“识字教学的又一次突破”,“这项实验,极有可能改变语文教育”。耳听为虚,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
今天的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研讨课。上午,新科学校和玉林附小的青年教师分别上了一节“自主识字”展示课和“联想写话”展示课,接着由现场的专家和老师出关键词语,让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在第二现场进行联想写话,一年级的全体孩子拿着自主识字检测表在现场接受与会老师们“一对一”的抽测,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幕。
活动第二部分是课题培训与交流。总课题领衔人李虎主任进行了课题培训,他从“研究背景、实验的假设、实验的实施、实验的效果、实验的评价与反馈、结论与分析、实验的推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阐释了操作策略及评价措施。从李主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个课题已经研究了11年前,2009年开始推广,现在有包括内地和香港特区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所学校参加了实验。
下午研讨活动继续进行。首先是成都的两所学校代表汇报课题开展的情况,主要经验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校本实验,以课程设置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整合家校资源,形成改革合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评价和激励;重视同步阅读,多样阅读,分享阅读,确保阅读数量;联想说话、写话注重与教材结合,读说联动;与活动结合,联想写绘;用心上好联想写话课,分层写话……从家长的视频采访和学生的视频采访中,从会场学生的现场展示中,以及会场外展览的孩子们平时的联想写话本,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这项研究是成功的。
接着是北京大兴区的张艳清校长作经验介绍。两年前,大兴二小对比了国内“各大识字教学流派”,最后发现了“自主识字同步读写”这项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一年级的孩子全部达到十星级,提前进入二年级的“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在2013年5月26日的全国研讨会场展示中,参会老师和专家在现场检测孩子们阅读情况时,从拿出的很多课外书中,随机抽取片段让孩子们朗读,孩子们无障碍的阅读表现令人震撼。目前,实验已经开始在全区推广。
大兴区在实验中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重视实验相关方的培训,开学进行家长培训,唤起家长积极参与的共识;教研活动开展相互听课和研讨交流;充分利用校讯通,定期通报孩子们的识字过级情况,激发了孩子和家长识字追赶的热情;课前精彩三分钟,奖励星级高的孩子读《追赶天边的彩虹》的一个故事;谁阅读星级高,谁就当班级图书管理员;搜集年级每个班的优秀“联想写话”作品,编印成册,奖励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写作和阅读激情;京版教材中要求期末的朗读检测,学校统一就读《追赶天边的彩虹》这本书;阅读星级高的孩子,可以到外班做测试员,检测星级低的孩子;老师在班上只需要检测几个高星级的孩子即可,负担也很轻;补充适合的经典,每两周一节展示分享课。二年级孩子即兴联想写话,十几分钟完成200字非常轻松,孩子们天马行空创作的童话内容,非常精彩。
重庆高滩岩小学的黎巧主任在交流中提到,他们是2013年3月才开始这项实验研究。他们制定方案,认真实践:教导处细化安排,促进改革本土化;扎扎实实识字,每天安排充分时间让学生玩字卡,每周一节识字达标检测课,坚持奖励,对“识字大王”进行颁奖;学校有机整合做减法,给老师减负;期末测评科学化,改革考试,识字50分+朗读20分+试卷30分;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派老师到深圳学习,在网上“自主识字”群里学习,有不懂的随时请教。从3月28日——6月13日,班级人均识字2200字。在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大时,经典诵读同步推进。因为高滩岩小学的实验成功,重庆沙坪坝区已经决定全区推广,暑期将对全区的实验教师进行细致培训。
最后,与会专家对活动进行了点评。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罗良建老师在点评中用了这样几个关键词:1、惊喜。他说,全天的内容呈现,让人犹如在观摩一部大片。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令人惊喜,玩魔方似的“猜、折、读”,让学生真正走向自主;2、惊奇。“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联想写话”在同步与不同步中进行,体现了尊重差异,又相互渗透和促进,成为一个整体。3、惊叹。今天孩子们呈现出的识字、写话展示课堂和现场检测效果,令人惊叹。4、惊呼。这么好的课题,11年的心血,推广太慢了,要落地生根,大力推广。这项研究,给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带来了春天!追赶彩虹,让全国充满希望!
总课题组顾问、《新教育》杂志社石景章主任评价说:“看了两堂课,感觉课题在成都扎根了,而且生枝长叶,蓓蕾初放。”他还特别提到:“成都的老师,很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课题既要识字读写,也要育人。”他强调:“识字要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读,要体现层次,进行适当评价;写,要有适度的语感训练,用好词,用好句。读写结合,悟出写路,快速作文,培养敏捷的思维。”
总课题组组长,深圳市教育专家,教育部国培课程指导专家李虎主任说道:“走过11年的项目历程,看到老师们的积极参与,衷心感谢!因为感谢和感动,我明白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自己一定要做好。在下学期,实验范围会越来越大,我愿意和全国各地的实验老师一起,共同肩负责任,走向小学低年级教改的春天!”
成都高新区教研室唐主任、李主任参加了上午的会议,李主任在讲话中肯定了学校自主、互助的研究精神。
通过此次研讨交流,我认为该课题追求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写话教学“自主、快乐、高效”方面已经探索出了很好的经验,给难教难改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值得推崇和继续深化研究。有总课题组指导,有全国各个实验学校并肩战斗,我相信,各实验区、校一定能够学以致用,并积极总结更多本土化的新经验,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收获战斗的友谊。(朱祥烈)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55-26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