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我国识字教学研究在深圳取得新突破
《深圳教育》专题报道
一个6岁的孩子,仅经过60—150天自主学习,即可识字2500个,识字量超常规3—4倍,轻松实现“多认字、早阅读”,不致错过语言发展的黄金期。这就是深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取得的可喜成果。
我国识字教学研究在深圳取得新突破
“不让母语教育输在起跑线上”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如果尽早读书,就会在语言和智力上得到飞跃发展,否则就会丧失语言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存在识汉字与早阅读之间的矛盾。少、慢、差、费、累”是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结。专家介绍,我国的大多数儿童因为识字慢,错过了书面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我国识字与阅读教育到目前为止,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方法有30多种。新课改明确提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但这些都只是局部地能做到多认字、早阅读,识字拖阅读后腿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正是导致当下语文教育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
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教社编审、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研究认为:“我国儿童进入阅读比拼音国家儿童晚,致使我们的母语教育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说“识字慢、阅读晚”是困扰我国语文教育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破解?
北师大南山附小一批有志教育科研的普通教师,展开了一场不寻常的研究探索。
通过潜心观察,课题组的老师们注意到:五、六岁儿童识字有如识物,初见感知,再见熟悉,三见就记住了,他们面对汉字、词语或者短句,以映像的形式印在脑海中,即所谓“映像记忆”。
从映像识字理论出发,课题组进行了如下的设想:
第一, 让母语教学简简单单,让孩子的学习快快乐乐。
第二, 依据孩子的天性,在玩中主动学习,在游戏中自主识字。
第三,为使自主快速识字成为可能,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连同词语压缩到儿童触手可及的时空内——编制《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
第四,强调综合与运用,识字、阅读与写话有机结合,实施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第五,编创《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系列教材——《汉语拼音游戏卡》、《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追赶天边的彩虹——联想写话》。
基于以上设想,课题组提出了实验的假设:在不增加学生、家长和老师负担的情况下,根据“映像识字理论”,通过“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现低年级儿童快速识字和尽早阅读,从而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写话能力,进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游戏与激励,让识字学习“自主”起来
课题组对实验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
“自主识字”: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2006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200520057506.2)在老师和家长的组织鼓励下,一年级小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识字。
“同步阅读”在自主识字的同时阅读与《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一一对应的同步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巩固识字。
“分享阅读”班级建立“分享书吧”每位同学提供自己最喜欢的五本好书放在班级书吧里,同学自主借阅。读书会上同学之间再分享读书的收获。
“联想写话”: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引导学生运用每一组的核心词(4—8个),通过联想,编写出有情节的小故事。
然后,就是历时5年的艰辛细致的课题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辅助汉语拼音教学(一年级上学期20—30天)
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效,新一年级开学后,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之《汉语拼音速成游戏卡》辅助进行拼音教学。在快速学会拼音的同时为进入自主识字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识字为主辅以同步阅读阶段(150天左右)。
此阶段主要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进行自主识字,同时阅读配套联想写话读本——《追赶天边的彩虹》,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一般的学生,平时每天1组,用时五分钟左右;假期每天3—5组。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课业情况适当增加。实验班每周有一节“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
第三阶段: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一年级下学期150天左右)
随着多数同学的识字量超过2000字,“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
第四阶段: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二年级320天左右)
分享阅读课与联想写话课隔周进行。
一年级实验班每周设置一节“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用于检查评价或指导《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识字卡》学习。二年级实验班设置“分享阅读课”和“联想写话课”。学校课题组和领导小组,定期检查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并给予达标的孩子及时的表彰奖励。
这项实验的核心载体是《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其中包括:《汉语拼音速成游戏卡》、《自主识字游戏卡》、班级评价表,家庭评价表、奖励图标、升级卡和微缩袋。
要想让6岁孩子自主学习,趣味性是前提,而趣味就在游戏当中。认识一个字通常指掌握了字的音、形、义。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自主识字的游戏规则是义、音、形。
孩子喜欢看图画,那么游戏卡中一组一组生动的图画就会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图画内容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一看就知道了下边词语的意思。
这些词语究竟念什么呢?期中一组同音字只有带调韵母,而没有声母?这便会引发孩子的猜测。如果猜不出或想验证自己猜得对不对?于是便触动了孩子的求知欲。有了识字的冲动后,就指给孩子便捷的途径——在词组下方标出该字所在组号,并以小手“路标”指示。在路标的指引下,孩子便不由自主地动手折叠验证自己的猜测。猜对了无不欢欣鼓舞,猜错了学会了新字,也会暗自窃喜。
如何使这种兴趣保持下去呢?实验采用多方激励和多形式复认的办法。在前边的“猜测、折叠和确认”的基础上,设计星级测试表,既使孩子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又在丢掉拼音拐棍和图画情况下自测。之后阅读《同步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班级评价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评价,这是团队激励。
“家庭评价表”,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便于调动最具影响力的亲情激励。
“奖励图标”,那成套的可爱的动物、小鸟和交通工具,吸引孩子们努力争取。
升级卡是在班级用的很方便。微缩袋是根据崔峦先生的建议设计的。这样孩子随时随地可以游戏识字了
2009年5月22日至25日,课题组长,《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发明人李虎老师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六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并荣获一等奖。该作品也是全省唯一一件语文学科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这是《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继获得深圳市自制教具评选一等奖之后,又一次以独特的创意和显著的效果,赢得了广东省评委专家的一致称赞。该学具主要特点是:自主性、趣味性、激励性、高效性、同步性、科学性和普适性。
根据活动要求,李虎老师将与其他获得一等奖的作者代表广东省参见全国评选。
“6岁‘博览群书’,7岁轻松写话”
“接下来是‘识字大王大比拼’,挑战识字大王的难度明显加大,屏幕上出现的都是一个个的单字,可是北师大附小一年级的孩子们不仅能应声准确读出字音,还要能够组词,能够造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是包括崔峦、叶文梓等专家在内的520多位来宾在观看了青年实验教师宋洋执教小学一年级“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时的感叹。
丁向华老师执教的《联想说话、写话课》,也令人耳目一新。没有命题作文的死板,没有看图写话的拘束,孩子们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上4—8个词语,一边翻动,一边念念有词,片刻就就编出了丰富多彩且通顺合理的小故事。7岁孩子出口成章的本事,又着实让人惊奇。
李红梅老师介绍“分享阅读课”时说:“现在孩子们最喜欢上‘分享阅读课’了,大多数已经读了10到20本书了,有的孩子甚至能象易中天那样‘品《三国》’了”。
听了李老师的介绍,我们仿佛看到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分享着阅读的乐趣。
课题组曾对一年级学生,在60天和150天内自主识字与常规教学识字量进行对比检测,发现:60天常规教学学生一般识字量为400字,采用自主识字达到1500字、2000、2500字识字量的学生比例分别为98%、90%、80%;150天常规教学学生识字量仅为650字,而采用自主识字达到1500字、2000、2500字识字量的学生比例更分别高达100%、98%、90%。
数据告诉我们:6岁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仅从常规教学中匀出1/9的时间(每周一节课)自主识字,识字量超常规教学3—5倍。
2009年4月30日,看过展示课后,带着疑问,前来观摩的校长、教师、家长代表500多人分别到该校一、二年级教室,现场抽测识字达标情况和课外阅读情况。崔峦先生带上2500字测试卷,前往一年级。他首先走进一年级3班教室,来到一个小女孩儿身边,俯下身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几星级呀?”“我教郭佳怡,十星级。”崔峦先生蹲下身来,开始在整个测试卷里随机指示词语。小女孩都能清晰地应声读出。检测后,崔峦先生在试卷的评语栏里写上:“难以置信”四个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和单位。然后,崔峦先生又走进一年级4班教室,叫过一个叫丁逸哲的小男孩儿。同样是十星级。崔峦先生这次工工整整地写上:“自主识字好!”
“难以置信”的并不仅只崔峦这位全国语文教研专家,校长、教师、家长们对“自主识字,同步读写“的印象几乎一致:震撼。这里摘录几条评语:
“惊叹,惊喜!简直是神话!抽测了3个孩子均达到十星级,而且十分熟练,并能组词。”
“通过测试,被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所感动,孩子们的识字欲望强烈。本实验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方便、实用,效果非常好。”
——深圳市阳光小学
“这个实验给孩子和老师都带来无穷益处,希望能在我们学校推行!”
“自主识字”解放孩子和老师
在北师大南山附小,进行“自主识字”教学的实验班,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也教得轻松。在“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的课堂教学中,因为识字、阅读、写话的内容与进度由学生“自主”安排,所以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基本模式组织、评价与激励。这样老师无需备课、写教案,一年级也不用判作业。学生的“自主”把老师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崔峦先生十分感慨地说:“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一辈子,一直在做梦:梦想着理想的,高效的,师生负担不重,效果又很好的语文教育。今天在这里,梦想成真了!”
他认为,这项实验是比较全面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语文教育改革。全面:往小里说,涉及识字、阅读、写话改革;往大里说,不仅涉及教学,而且涉及教材乃至课程改革。奠基:夯实基础,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叶文梓听取课题结题报告后说:“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你们的实验把孩子从负担中解放出来。仅从正常教学中匀出了1/9的时间,却收到了3倍以上的效果。我为这些参加实验的孩子们激动。他们是幸运的。同时,这是深圳教科研非常重要的成果,十分难得,不仅是北师大南山附小,也是我们深圳这些搞科研的人引以为傲的。”
结题会上,课题专家组的鉴定结论是: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是一项识字、阅读与写话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改革。该实验通过游戏卡快速识字,实现同步阅读,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在识字、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写话,既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又有效培养了语感,使一年级学生在60—150天内自主识字2000—2500个,二年级学生实现轻松读写。这项研究历时5年。课题研究规范、严谨,资料翔实,效果好,课题研究成果丰富,有些成果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探索出一条“自主快速”识字的路径,创造了自主识字的新方法,实现了识字教材、识字工具、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的创新,是我国识字教学的又一次突破,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搜索
复制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55-26650701